【人間社記者 趙志霞 台中報導】 2018-02-10
「我要幫助18歲以上身心障礙的大孩子走出來,用繪畫打開心窗重見陽光,與社會共存」,「社團法人畫話協會」創辦人蔡啟海2月9日拄著拐杖與腦性麻痺學生謝左華,以自己的生命故事,為「義愛文化培育協會」設於台中市烏日國小的兒童課後照顧班14位小朋友,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體驗課程。
「從小得了小兒麻痺症,只能在地上爬,後來經過開刀和復健,才能拄著拐杖站立行走」,曾獲師鐸獎殊榮的蔡啟海,以TVBS影片報導「一個都不放棄的老師」,讓小朋友了解,對依靠拐杖、電動輪椅等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者來說,無障礙空間和社會和善的對待,是最需要的關懷。
蔡啟海在國立和美實驗學校擔任美術教育老師時,教導腦性麻痺學生作畫及電腦繪圖,他為「啄木鳥畫家」黃羿蓓設計頭杖,讓雙手無法握筆的她,利用點頭、搖頭來畫畫,學生謝左華,藉此開啟走向繪畫與設計之路。
「另罹患裘馨氏肌肉萎縮症,已經去當小天使的曾奕凱,生前利用電腦遠距教學學畫畫,他以眼角的餘光盯著電腦螢幕,用僅能活動的大拇指和食指按鍵盤,他們不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,讓生命發光,打開心窗」,蔡啟海指著影片中躺在病床上的奕凱,他說,我永遠不會忘記他那滿足的笑容。
謝左華是輕度腦性麻痺,繪畫時,手會不停的抖動,必須用手握住畫筆貼近臉頰,才能一筆一筆的畫出帶著顫動的線條或圖像,說話也是面部肌肉扭曲著,使盡全力一個字一個字的說,非常辛苦。他表示,小學時讀一般學校,因口齒不清,說話奇怪,同學視為怪人,後來轉到特殊學校,發現能走能動,比更多坐輪椅的同學方便,從那時起,便自我勉勵,不要在意別人眼光,突破自己最重要。
『沒有「手」,要如何畫畫』?蔡啟海拿出簡便型頭杖,請小朋友體會不能自主行動時,必須接受別人的幫助,會是什麼感受?用頭杖畫出圖形體驗啄木鳥式的畫畫方法,或試著用腳趾頭拿畫筆來畫形狀,和用手比較,有何不同?
體驗腳畫畫的吳芳汝說,緊張又害羞,腳會發抖,也很難控制。徐恩婕表示,他們都好有勇氣,不輕易放棄夢想,真了不起,我要學著對自己有信心,感謝父母將我生養的身體健康,感謝師長的教導,更要好好對待身心障礙者。
新聞來源: 一個都不放棄的老師 蔡啟海談生命 佛光山人間通訊社